走進森林中,你的雙眼被什麼畫面吸引而感到放鬆呢?是層層疊疊的無窮綠意,還是風吹動穿透樹梢的光影?對許多人來說,視覺常是我們感知世界的主要窗口,但在現代生活裡,這扇窗口卻總是被小螢幕佔據。
人造的叢林裡,只有螢幕中的畫面是鮮活的。我們的視覺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,它不斷被絢麗、快速切換的影像牽引,以過載的零碎資訊餵養大腦。雙眼被過度使用,我們卻習以為常,並漸漸地相信要用這樣的方法跟上世界,才是真正活著的感覺。
多巴胺像是大腦的獎勵系統,當我們抱著期待或者獲得想要的東西時,就會分泌愉悅滿足的訊號,不過這種被動的快樂時效短暫,令人像成癮的孩子總想要「再玩一次」。
《聆聽寂靜》一書中,以「多巴胺迴圈」描述這種現象:我們不斷查看手機,為了滿足永無止境的好奇心。即使搜尋到想找的資訊,仍不自覺重整網頁,在重複的頁面裡試圖找到有趣的內容。這般沉浸在短暫的快感中,卻逐漸失去對生活的掌控度,變得沒有耐心跟自己待在一起,難以忍受離開螢幕的「無聊」生活。
當我們選擇步入森林,讓視覺回歸自然的節奏,其實是給自己一個低多巴胺生活的機會。在這裡,沒有令人焦慮的資訊輪播,這種視覺上的「斷捨離」讓眼部肌肉得以紓緩,也給大腦一個重置放空的機會。
曬曬太陽、走點路、留些汗,讓大腦生成被稱作「幸福賀爾蒙」的血清素,與多巴胺來得快、去得也快的樂趣不同,它能降低焦慮感,帶來持久的喜悅與平靜。
在人際互動中,我們的視覺總是充滿投射 —— 人們互相評判、想要滿足他人的期待、甚至是服務自己想像中的別人的期待,這些都讓頭腦變得紛亂。但在大自然中,這些投射被隔絕,眼睛不再被社交需求牽引,而是能如實地觀看、感受。
「我是個很喜歡思考的人,腦袋總是不停運轉,容易陷入空想和內耗。」芳療師 Doris 說:「但當我看著自然的植物和風景,即便還在想,那個『想』卻轉變成一種更貼近自己的對話。不是想著別的事情,而是在想著如何與自己靠近。」
在大自然裡,單純看著和諧的畫面,因為視覺放鬆,腦袋不再接受強烈刺激,我們的呼吸也能緩下來,開始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身體。
當我們習慣了快速瀏覽的生活節奏,往往將植物視為背景,形成所謂的「植物盲」。事實上,如果真的要用視覺感受森林,可以讓視線從很小的石頭開始,沿著樹幹、樹根、生物的輪廓慢慢移動。當植物不再只是背景,感受會完全不同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也能藉由這樣的簡單練習,來放鬆視覺,感受單純和諧的愉快。
步驟一、找到生活圈中方便抵達的綠地,一座公園、花園、小森林。
步驟二、走入充滿綠意的環境,設定一個區域,慢慢找尋不同種類的綠色,留意光影造就的變化、辨別葉片自身或彼此之間的差異。
*你也可以選擇觀察範圍中的自然紋理、質地。不需要給自己壓力,這只是打開感官的練習。
步驟三、搜尋到的數量令你感到心滿意足後,閉上眼睛,讓心情沉澱下來。
步驟四、睜開眼睛,選擇喜愛的畫面,像拍快照般眨眼,將眼前風景留在心中。
如果一時無法離開辦公桌或室內環境,在忙碌的日程想要簡單讓雙眼放鬆,可以使用「森林浴舒壓空間噴霧」,或嗅聞帶有高海拔針葉林氣息的「CT2」,閉上雙眼,隨著深呼吸的節奏,讓眼睛順/逆著時間刻度慢慢旋轉。
每個角度都藉由想像力,讓視線穿透牆面投射到最遠,這樣進行3-5分鐘,在香氣中感受逐漸放鬆的肌群,再緩緩睜開雙眼。這個練習不僅能放鬆雙眼,還能清理思緒,給予內在更超脫遼闊的視野,來面對眼前的狀況。
在現代生活中,我們接觸到的顏色正變得越來越單一。從無印良品風格到極簡主義,人為選擇的色彩正在限縮我們的視覺體驗。相較之下,大自然提供了最豐富的色彩教室——從嫩葉到老葉,從晨光到夕陽,每一刻都有不同的色彩在演繹。
讓我們的雙眼重返自然,不是為了尋找刺激,而是為了找回那份「鬆鬆的感覺」。透過減少視覺的刺激,視線不再被束縛,眼睛能夠自在地遊走,我們或許能重新發現,原來放鬆的感覺,就是這麼自然。
在這個被螢幕包圍的時代,懂得讓視覺沉澱,或許是我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。